第五位的蒙哥马利倍倍网,英国陆军元帅,生于1887年,去世于1976年。他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年轻时便显示出与传统家族背景的不合。他的叛逆性格在他少年时期就显露无疑。1908年,蒙哥马利从桑赫斯特军校毕业,开始了军旅生涯,并在皇家沃里克郡团担任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于1914年被派往法国前线,在战场上负伤,但依然坚持战斗,并因此获得了上尉军衔。
战后,蒙哥马利开始深耕军事理论,他不仅写书,还深入研究军事战略。随着二战爆发,他被任命为第二军的指挥官,参与了1940年敦刻尔克撤退。在这一关键时刻,他成功指挥第二军帮助英军主力撤离。到了1942年,他接管了第八集团军,在北非的阿拉曼战役中,他带领英军成功打败了德军元帅隆美尔。德军不仅在该战役中遭遇惨重损失,甚至丢盔弃甲,阿拉曼战役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战斗持续了从1942年10月23日到11月4日,英军通过坦克和炮兵的配合,最终稳定了北非的战局。
蒙哥马利的军事指挥风格一向稳健且注重充分准备,但他也因此被批评过于保守,错失一些可能的机会。例如,1944年9月的市场花园行动,他指挥的伞兵部队遭遇了巨大损失,这场失败引发了广泛争议。然而,他依旧被视为一位卓越的战略家,战后,他通过回忆录分享了自己的战斗经验,这对后世的军事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剩余84%接下来是第四位的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生于1880年,去世于1964年。他出生在一个军事家庭,父亲是军官,麦克阿瑟从小便耳濡目染,深受军事氛围的熏陶。19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毕业生之一,并进入了工程兵部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带领第42师参与了法国战役,并因此晋升为准将。
战后,麦克阿瑟的军事生涯如日中天,1919年,他成为了西点军校的校长,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校长。1930年,他晋升为陆军参谋长,并积极推动军队现代化。在二战初期,日军攻占菲律宾,麦克阿瑟领导美菲联军进行顽强抵抗,最终在1942年3月成功撤退到澳大利亚。1944年,他利用跳岛战术,绕过日军主力成功登陆菲律宾,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逐步逼近日本本土。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主持了日本的投降仪式,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结束。
然而,麦克阿瑟的军事才能也存在争议。在朝鲜战争中,他作为联合国军司令指挥美军展开了仁川登陆,这一行动的成功几乎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但随后他在推进过程中忽略了中国志愿军的介入,最终导致美军被迫撤退。1951年,由于麦克阿瑟坚持扩大战争范围,最终被美国总统杜鲁门解除职务。尽管如此,麦克阿瑟仍然被视为二战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第三位是苏联的朱可夫元帅,生于1896年,去世于1974年。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15年加入沙皇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作为骑兵参战,并在战斗中受了两次伤。1919年,他加入红军,积极参与了俄罗斯内战,迅速从连长晋升为高级指挥官。1939年,朱可夫指挥苏军成功在诺门罕战役中击退了日军,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
1941年,当德军入侵苏联时,朱可夫是最早参与抵抗的高级指挥官之一,他指挥苏军守卫列宁格勒,并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成功击退了德军的进攻。1943年,他参与了库尔斯克坦克大战,在防御作战中,朱可夫成功协调了坦克部队的防线,造成德军惨重的人员和装备损失。1945年,朱可夫领导苏联红军在柏林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5月2日,苏军占领了德国国会大厦,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胜利。
朱可夫战后成为苏联占领军司令,虽然他在斯大林去世后重新回到了军队,但在1957年被赫鲁晓夫免职。无论如何,他的军事成就依然让人铭记倍倍网,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至今被认为是苏联胜利的重要保障。
第二位是中国的彭德怀,生于1898年,去世于1974年。彭德怀的家庭贫困,他在1916年加入湘军,经过艰苦训练,1922年从军官讲武堂毕业。1928年,他参加了平江起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代,他指挥红三军团,在反围剿战斗中多次利用地形优势,取得了诸多胜利。
在长征期间,彭德怀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娄山关战役中,他成功突破了国民党防线,为红军的长途跋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抗日战争爆发后,彭德怀在八路军中担任副总指挥,并于1940年指挥了百团大战,取得了显著战果。解放战争中,彭德怀继续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西北战役中的沙家店伏击战,成功消灭了胡宗南的部分部队。朝鲜战争爆发后,彭德怀以志愿军司令身份指挥中国军队,成功在清川江战役中击退美军,为后续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
彭德怀不仅擅长指挥战斗,他还十分注重军队的纪律性,尤其在朝鲜战争中,他严格要求部队执行纪律,确保战斗力。虽然他在一些政治斗争中受挫,但他在中国军队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第一位是毛泽东,生于1893年,去世于1976年。毛泽东不仅是中国的伟大革命家,也是杰出的军事战略家。1921年,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时刻。1927年,他通过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了中国革命的艰难道路。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获得了军事指挥权,随后的四渡赤水战役,毛军以仅3万人的力量成功摆脱了国民党的40万大军包围,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战略撤退。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领导游击战术,逐渐扩大了华北根据地,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毛泽东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等重要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主力,最终推动了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不仅强调人民战争,还提出了游击战术,使得中国军队在弱势中逆袭成功,形成了独特的战术体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革命战争。
毛泽东与彭德怀的军事合作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毛泽东的战略眼光和彭德怀的战术执行能力共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形成了改变历史的力量。两人不仅为中国的独立和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深刻影响了世界军事战略的发展。
相比其他指挥官,毛泽东和彭德怀所面临的资源较少,但他们灵活的战略和坚韧的战斗精神,使得中国能够在强敌面前屹立不倒。这份榜单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军事胜利,更突出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对战略格局的深远影响。
发布于:天津市淘配网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